1. 首页 > 国内资讯

福建医科大学“医路向明”实践队:传承红脉护生命,医路向明筑乡兴

七月盛夏,福建医科大学“医路向明”暑期三下”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将乐县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传承红脉护生命,医路向明筑乡兴”为口号,通过健康服务、文化探访、生态调研等形式,在实践熔炉中淬炼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博物馆里学历史,主题教育强信念实践队首站走进沙县博物馆,在“文明曙光”、“商贾辐辏”等展区中,通过珍贵文物系统了解沙县千年发展历程。在党的作风建设主题展区,队员们重点学习了“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典型案例,并围绕“如何将优良作风融入医者仁心”展开深入讨论。活动将历史文化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健康服务进社区,急救科普暖人心实践队来到沙县凤岗街道城西社区,与当地志愿服务队携手,为社区老人开展健康科普活动。队员们发挥专业特长,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手把手指导老人和志愿者们学习急救技能。此外,实践队还发放常用药品和急救手册,耐心解答健康疑问,并通过手指操互动传递温暖与关怀。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急救知识,更深化了队员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职业信念。

文化根脉寻初心,红色基因铸使命实践队走进“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沉浸式体验小吃文化的魅力,感悟沙县人“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奋斗精神。随后,队员们参观了沙县文昌宫,深入了解邓子基、张廷发等先贤的爱国情怀,以及闽西北地下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的传承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服务基层、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

生态赋能探新路,非遗传承助振兴实践队还赴将乐县常口村,探寻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两山学堂”,队员们学习了常口村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富山”的转型历程,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价值。清澈的金溪河、葱郁的生态林,展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和谐统一。此外,队员们还体验了省级非遗擂茶制作技艺,探讨擂茶的保健价值,并提出“健康茶饮+生态旅游”的推广建议,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福建医科大学“医路向明”实践队将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锤炼本领、厚植情怀,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31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