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由民盟中央美术院、民盟福建省委员会指导,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支持,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福建省德化县陶瓷艺术家协会、福建省德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德化县甲栈窑艺术馆、福建省德化县华达陶瓷有限公司承办的“瓷海扬帆 ——李甲栈师徒陶瓷艺术传承展”在内蒙古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9月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李甲栈现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民盟中央十二届、十三届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福建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德化分院院长、民盟中央美术院泉州分院副院长、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监事长兼陶瓷专委会主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荣誉副会长、德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华达陶瓷艺术总监。
李甲栈先生在继承德化瓷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借鉴吸收各流派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手法于创作中。其作品精雕巧琢、造型唯美、生动形象、别具风格,扬名海内外,多件作品作为国礼被国外友人收藏,是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中国陶瓷史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史写下了恢宏篇章。
此次展览汇聚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李甲栈及其徒弟郑金星、李甲炯、曾华良、陈周平、苏燕菁、曾宪锋、李永明、李丽娇、颜美珠等十人的心血之作,包括共展出150多件(套)陶瓷艺术精品,涵盖了纯白瓷塑、捏塑花卉、精巧茶器、唐彩瓷塑、天目瓷等丰富品类,全面展现了师徒们在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卓越成果。李甲栈从事陶瓷创作近五十载,作为德化陶瓷的代表性艺术家,他在系统掌握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其创作的《流霞拂玉》打破人物造像常规,以独特蹲姿展现自在逍遥之态,并创新性地运用唐卡装饰手法,色彩绚丽丰富,层次分明,将白瓷清透如玉的质感与庄严神圣的气质完美融合,尽显淡然闲适的神态。在传统天目釉工艺方面,他创新发明的天目银瓷系列,更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成功跨界黑瓷领域,为弘扬天目瓷文化贡献卓越力量。
李甲栈的弟子们也在传承师父技艺的同时,展现出各自的创新活力,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8月28日(星期四)上午,一场围绕陶瓷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座谈会将在内蒙古美术馆咖啡厅举行,行业专家、艺术家、学者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德化瓷传统烧制技艺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路径与创新方向,为陶瓷艺术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扬帆起航——李甲栈作
紫气东来——郑金星作
郑金星:1971 年生于德化,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深耕陶瓷创作 30 余年。风格兼具传统与现代,尤擅传统人像塑造。其人像作品面相圆润饱满,神态安详庄重,意境灵动悠远,巧妙融合现代审美趣味,在各类陶瓷赛事中屡获殊荣,多件佳作被海内外多家文化机构收藏。
银斑三方莲花盏——李甲炯作
李甲炯:在陶瓷艺术领域深耕多年,专注于瓷泥特性挖掘与釉色创新研发。以独特的调配技法,让瓷泥与釉色碰撞出别样艺术火花,作品或色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或质感温润似玉琢天成,尽显独特艺术气质。
关公——曾华良作
曾华良:1967 年生于福建德化,投身陶瓷艺术三十余载。创作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审美,造型新颖别致,线条流畅自然,作品兼具形与神的完美呈现。尤其擅长弥勒、关公等人物题材,所塑弥勒笑口常开、憨态可掬,关公威严正气、栩栩如生,在业内获奖颇丰,广受赞誉。
盛世花篮——陈周平作
陈周平:1973 年生,师从陶瓷大师李甲栈,潜心创作三十余年。题材广泛,尤精花卉塑造。依托德化高白土细腻温润的特性,运用纯手工捏花技法,将时令花卉的娇艳姿态与灵动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精巧细致,仿佛能嗅到花香,极具艺术感染力。
八骏雄风——苏燕菁作
苏燕菁:对陶瓷艺术怀揣满腔热忱,多年来专注于色彩调配与造型构建的钻研。其马题材作品在大胆创新,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整体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素影涵音茶具——曾宪锋作
曾宪锋:在陶瓷艺术探索中,聚焦茶具工艺与研发创新。他巧妙将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装饰手法丰富多变,或雕刻、或彩绘;造型突破传统桎梏,新颖独特,作品既彰显传统韵味,又洋溢现代气息,展现出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到理解。
粉色冰种玉瓷静思杯套装——李永明作
李永明:以独特视角审视陶瓷材料,在烧制工艺上精益求精。他善于根据不同材料特性调整烧制参数,让陶瓷在火的淬炼中呈现出别样质感,或粗犷厚重,或轻薄通透,作品凭借独特的质感与强烈的艺术张力,在陶瓷界占据一席之地。
秋山飞泉——李丽娇作
李丽娇:在陶瓷绘画与雕刻领域展现出细腻精湛的技艺。其绘画笔触灵动,色彩搭配和谐,题材多取自自然与生活;雕刻刀法娴熟,线条流畅细腻,将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使每一件陶瓷都仿佛拥有生命,饱含温情与艺术魅力。
听涛素影——颜美珠作
颜美珠:专注于人物造像设计与釉料创新,多年来不断探索实践。她的造型设计简洁大方又不失创意,能精准捕捉时代审美;釉料研发独树一帜,创作出的釉色独一无二,作品风格鲜明,兼具观赏性与收藏价值,独具特色。
“瓷海扬帆”系列展,承载着李甲栈师徒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从2023年在中国美术馆的首次扬帆启航,到2024年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的深情回望,再到今天,他们带着敬畏与热忱,来到广袤的内蒙古草原这座汇聚艺术精魂的美术殿堂。每一次启航,都是对过往的总结;每一次停泊,都是对新程的展望。这次来到内蒙古,渴望这片土地雄浑磅礴的气质,能为温润如玉的德化瓷注入新的灵韵,也让草原儿女感受到来自闽南深山的泥土在烈火中淬炼出的东方美学神采。
德化,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凭借精湛制瓷工艺久负盛名,在“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文化交流中扮演关键角色。其产出的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质细腻、温润如玉,享有“中国白”的美誉。此次“瓷海扬帆——李甲栈师徒陶瓷艺术传承展”,不仅是对德化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一次深情回望与致敬,更是对未来创新发展路径的积极眺望。展览通过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作品,搭建起一座跨越地域的文化桥梁,让内蒙古地区的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德化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瓷艺对话中领略陶瓷艺术的温度与厚度。同时,展览也为青年陶瓷匠人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坚守匠心、勇于突破,助力“中国白・德化瓷”在全球文化艺术交流的浪潮中持续扬帆远航,续写守正创新的传承篇章。(特稿部 黄建材报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