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头条新闻

2025年贵州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展望

 
 
2025年贵州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展望
 

  陈   政

 

  2025年7月21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2025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452.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8.7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840.6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413.06亿元,增长4.8%。
 


 

  一、主要经济运行特点: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六方面的特点:

  数据表明,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多重挑战,全省上下全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力推进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全省经济顶压前行、负重前行,产业支撑持续增强、结构调整逐步见效。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畜牧养殖平稳增长。从供给看,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4.47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种植业增长4.1%,林业增长8.5%,畜牧业增长3.4%,渔业增长7.2%。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夏粮产量236.86万吨。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增长4.8%,牛肉产量增长15.7%。禽蛋产量增长12.3%。二季度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7.6%;上半年,生猪出栏增长2.6%。
 


 

  二是,工业生产较快增长,重点行业增势较好。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挑大梁作用持续巩固。上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占GDP比重为27.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全国3.2个百分点,连续9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8.6%和5.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发力,全省服务业市场信心增强,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6.3%和5.6%。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同比增长8.2%、10.6%,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增长24.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3%。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5.2%。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8%。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4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6.0%,教育投资增长15.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2.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1.0%。民间投资增长5.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4%,比一季度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3.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9.1%。

  五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83万人,同比增长0.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2万人。上半年,按常住地分,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1元,同比名义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6元,名义增长6.1%。

  六是,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核心CPI温和上涨。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2%。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0%。
 


 

  二、坚持问题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全年经济主要目标

  今年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多措并举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上半年,从宏观指标分析,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首先,是经济稳,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452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比增长5.3%,与一季度持平,与全国持平。其中,第二季度增长5.3%,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第二,就业稳,随着经济规模持续稳定扩大,三次产业向好发展,为稳定就业提供了空间,加之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形势整体稳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83万人,同比增长0.4%。第三,物价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2%。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科学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决心。下半年,坚持问题为导向,正视困难挑战,结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采取有力措施研究解决问题。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层层传导压力,铆足拼劲干劲,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研判和调度,进一步明晰目标、细化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助力贵州经济工作取得新成效。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回升向好,力争完成年初预订的经济主要目标。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化落实“四新”“四化”等重要要求,纲举目张抓好全省经济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下半年,展望建议

  第一,全方位的扩大有效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把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作为全方位扩大内需的主抓手,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坚持提振经济发展信心。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挖掘自身潜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全力扩大内需,市场信心,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扶持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办法,搭建创业营商平台。

  第四,统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经验,深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严守耕地红线,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建立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第五,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围绕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第六,统筹推进深层次的改革。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施“贵州品牌”战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市、县国资国企改革力度,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七,深入推进美丽贵州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乌江、赤水河、清水江、草海等重点河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第八,推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之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所在。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持续丰富旅游业态,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业恢复性大幅增长。

  第九,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用好国家一揽子化债政策,守住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底线,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妥善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第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
 


 

  (作者陈政,产业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经济智库首席专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1-1546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